首页 »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

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

Rate this post

在CURE研究中,无论住院期间采用何种治疗方法,氯吡格雷(波立维)联合阿司匹林均可改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(NSTE-ACS)患者的住院后病情。

美国心脏病学会/美国心脏协会(ACC/AHA)的NSTE-ACS治疗指南建议所有患者出院时均应开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处方。

我们研究了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参与CRUSADE质量改进倡 企业电子邮件列表 议研究的61,052例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(NSACS)(定义为心脏标志物和/或缺血性ST段改变的患病率)患者。

我们评估了出院时氯吡格雷用药

的时间趋势,并研究了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的患者中与氯吡格雷用药相关的变量。

共有34,319名患者(52.6%)在出院时接受了氯吡格雷治疗。

在未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,与出院时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相关的变量包括既往PCI治疗史、冠状动脉搭桥术、卒中、心肌梗死、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脏标志物升高。

观察期结束时(2003年12月),接受过PCI治疗的患者中96.3%在出院时接受了氯吡格雷治疗,而未接受心导管检查的患者中该比例为42.8%,接受过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中该比例为23.5%。尽管从2002年到2003年,各治疗组的出院时氯吡格雷处方量均有所增加。

颅内出血的危险因

素(n = 14)包括年龄、高血压病史、短暂性 海地名单 脑缺血发作 (TIA) 病史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冠状动脉疾病的证据。

与安慰剂相比,奥博非班治疗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 性脑缺血发作 (TIA) 风险(风险比,HR = 1.15;p = 0.51)和颅内出血 (HR = 1.25;p = 0.70) 风险增加相关,但无统计学意义。

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血管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在最初 30 天内最高,此后下降。

奥博非班对预防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效。

 

 

滚动至顶部